人工智能新世代
30年代奇幻思潮 機械人會作詩會抽煙非新事

標籤 : 機械人 , 機械人三定律 , 會抽煙的機械人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機械人(英語:Robot)又稱機械人包括一切模擬人類行為或思想與模擬其他生物的機械(如機器狗,機器貓等)。狹義上對機械人的定義還有很多分類法及爭議,有些電腦程序甚至也被稱為機械人。

機械人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元1920年捷克科幻作家恰配克的《羅索姆的萬能機械人》中,原文作「Robota」,這個詞在捷克文裏有「農奴」的意思,後來成為西文中通行的「Robot」。但是,作品中登場的並非金屬製的機械,而是將原生質以化學合成製作,具有類似人類外形的人造人,即現在F科幻作品中的人形機械人,其概念來自泥人傳說。

1967年日本科學家森政弘與合田周平提出:「機械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徵的柔性機器。」

艾西莫夫機械人三定律

科幻小說中對機械人行為的描述,以科幻小說家以薩·艾西莫夫在小說《我,機械人》中所訂立的「機械人三定律」最為著名。 艾西莫夫為機械人提出的三條「定律」(law),程序上規定所有機械人必須遵守:

-第一法則:機械人不得傷害人類,且確保人類不受傷害;
-第二法則:在不違背第一法則的前提下,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前提下,機械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械人三定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不受傷害,但艾西莫夫在小說中也探討了在不違反三定律的前提下傷害人類的可能性,甚至在小說中不斷地挑戰這三定律,在看起來完美的定律中找到許多漏洞。在現實中,「三定律」成為機械倫理學的基礎。

1930年代,受到這些著作的啟蒙,很多發明家開始醉心研究制作機械人。那個年代有太多人聲稱研究出各式各樣的機械人,這些發明透過地方報章傳到世界各地,成為當時人類茶餘飯後的奇談。當時有不人聲稱發明了非常先進的機械人,例如在1935年,香港工商晚報就報導過,一部在法國彿蘭克林公共博物館展出的機械人能夠寫詩作畫,還能鞠躬及作出寒喧,其眼睛能左顧右盼。

這部作詩機械人也不算最出奇,英國英格蘭北安普頓郡曾經出現一部會抽煙機械人,它叫羅伯特,這部機械人的事甚至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

1939年3月英國《北安普敦郡電訊晚報》報導了羅伯特的事,說這部機械人喜歡抽煙也能夠做到幾乎所有人類做得到的事,甚至讀懂人腦在想甚麼。例如,它能夠猜出你手中的是甚麼牌。

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就失去了有關它的消息,至今不之所蹤。

據說羅伯特的製作者叫查爾斯·勞森(Charles Lawson),他是個電器工程師,靠售買收音機為生,喜歡發明小東西。他告訴記者,「有人跟我打了個5鎊錢的賭,說我不可能在三個星期內造出個機器人。」結果,他贏了。勞森帶著羅伯特四處展出,據說在二戰爆發前不久,他把羅伯特賣給別人,傳聞在戰後出現並為人算命。

勞森在後來把收音機店鋪賣了,自己也退休了,他之後很少提起這部機械人。他在2002年去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