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強風致旱吹散盛唐輝煌
標籤 : 唐朝


《自然》雜誌發表德國研究:強風致旱吹散盛唐輝煌(明報) 01月 04日 星期四 05:10AM
【明報專訊】唐代走向衰亡源自氣候變化?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今日將發表德國一份研究指出,從廣東湛江發現的地質樣本證明,公元700至900年,即唐代中後葉,東亞出現氣候變化,強烈冬季季候風造成的乾旱天氣持續侵襲中原大地,引致農作物失收,這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原因。

由德國波茨坦地質學研究中心專家豪格(Gerald Haug)帶領的研究組,近期在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仔細研究當地沉積岩的成分,分析東亞地區季候風的演變,證明當地曾經受過強烈冬季季候風吹襲。而在過去15,000年,地球上出現過冬季季候風強、夏季季候風弱的現象,前兩次都發生在冰河時期,另一次則在公元700年至900年之間,即唐代中後葉。

研究廣東湛江沉積岩論證

歷史學家一般認為,唐代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在公元751年,唐朝與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爆發「怛邏斯戰役」,結果唐軍戰敗。這次戰敗使得唐朝在西域呈現退卻之勢,加上不久之後的公元755年又爆發「安(祿山)史(思明)之亂」,唐代從此衰落。

德國科學家的研究認為,氣候變化是唐代衰亡的重要原因。氣候的轉變造成當時中原大地雨量大幅減少,天氣連年乾旱,導致農業歉收、糧食短缺,最終引發農民起義,加速唐代消亡。

雨量銳減 農業失收 民變四起

研究還指出,這次氣候變化不但影響東亞的唐朝,太平洋彼岸的中美洲亦受影響,神秘的馬雅文明突然消失可能亦因為這次氣候變化。研究人員在中美洲國家委內瑞拉(相關新聞 - 網站)卡利亞科(Cariaco)盆地發現的地質成分,與湛江發現的類似。

唐代(公元618年至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國最強盛世,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均成就輝煌,與漢朝並稱「漢唐」,海外華人自稱唐人,可見盛唐之顯赫。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陝西省西安(相關新聞 - 網站))為首都,至公元907年被梁王朱全忠篡位滅亡,共歷289年,傳了20位皇帝。



相關主題
明留清史
《武媚娘》禁胸 現代確實不如古代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