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582
- 帖子
- 16
- 精華
- 0
- 積分
- 10031
- 代幣
- 10015 元
- 評級
- 0 分
- 閱讀權限
- 50
- 來自
- Syd
-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04-6-7
- 最後登錄
- 2005-9-30
|
1#
發表於 2005-9-8 12:24 PM
| 只看該作者
西元1938年12月22日,有人在南非東方的印度洋深海中捕獲了一條形狀非常奇特的怪魚。這條魚的發現,立刻轟動了全世界,因為牠是一條活生生的腔棘魚。
科學家從來只見過腔棘魚的化石(古生代泥盆紀至中生代白堊紀均發現其化石),因此一直都以為這種魚早在6500萬年前與恐龍同時滅絕了,萬萬沒想到,現在居然會捉到活的標本。英國的魚類學者史密斯教授研究了這條魚之後,把牠命名為拉蒂曼魚,以紀念最先描繪這條魚的南非博物館員拉蒂曼小姐。
非常遺憾的是,當這條魚被送到拉蒂曼小姐的手中時,內臟已經腐爛,因此無法進一步研究這種稀有活化石的生理與生態。史密斯教授只好重金懸賞,希望有人捕獲第二條活標本,以供研究。他等了14年,才於西元1952年12月20日,在東非的科摩羅(Comoro)群島附近,捕獲了第二條腔棘魚,而確定了這種魚的產地。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的魚類學家都在競相研究這種活化石,想了解有關牠的一切知識。因為研究這種活化石,不但可以明瞭這種深海怪魚的生活情況與生理、生態知識,而且可進而了解古代總鰭魚類是如何登陸而演化成陸上的四足動物。這段史實,事關整個脊椎動物的歷史。
腔棘魚為啥麼這麼的受到大家的注意,歸類於下列幾點:
.最為著名的魚類活化石,被認為早在七千萬年前就該滅絕了的生物,後來居然發現了活體。
.可能是魚類近化成兩棲類中間重要的一環,就像中國獵龍可能是恐龍進化成鳥類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那般。
.雖然已經發現了存活的腔棘魚,不過數量少到已快變成真化石了。
.腔棘魚與七千萬年前的變化不大,是怎樣的條件讓腔棘魚有本事與其他更能適應環境的魚一起存活了下來。
生存環境
科摩羅群島的海洋
把腔棘魚隔離起來,使牠們夠活到現在的科摩羅群島周圍的海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環境呢?從空中往下看並不怎麼出奇的科摩羅群島,臨海的四面都是險崖。
科摩羅群島的海洋,在離岸100公尺處,有許多地方水深超過1000公尺,可是在靠近海岸陽光的充足的地方,有一片狹窄但是很發達的珊瑚礁(裙礁)。從珊瑚礁的邊緣往下看,可以看到熔岩性的黑岩石,和由暗色的沙形成的陡坡,一質延伸到深海,熔岩性的岩石處處形成水中洞穴。在更深的海底中,到處可見單調的岩石和帶有波紋的沙坡漸漸隱去,及腔腸動物中的鞭海柳珊瑚和黑色的魚。從水深200到500公尺的附近,捕上來的魚有鯖帶魚和薔薇帶鰆等。這些與腔棘魚一起生活在深海的魚,都有一對在弱光下也看見的見的大眼睛,合一咬住就不放的尖銳齒列;在黑漆漆的海中,這些魚可胼和腔棘魚競相爭食。
補獲腔棘魚的海底分布圖。白圓點表示從一九五二到一九八三所捕獲的腔棘魚的數目及深度。多半是在水深二百到三百公尺處被捕獲的。
腔棘魚覆於體表的鱗,具有各種形狀。體側的鱗片最厚最大,長達五公分,靠近鰭和魚尾部份的鱗片就小得多了。鱗片的形狀富於變化,使牠的身體可以有效率的移動。
一如照片所顯示,鱗可以分為兩部份:顯露於體表的密被小棘部份,以及有同心圓狀年輪而與別的鱗相疊的部份。相疊部份的面積非常大。
新鮮的鱗,呈現帶綠的暗褐色,鱗片上的斑紋部份則呈現粉紅等顏色,腹側及胸鰭還帶有金屬般的光澤
鱗有細棘,因此要是不小心觸碰到腔棘魚的話,就會受傷,棘在背鰭周圍和尾巴附近尤其顯著。用掃描行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可以看到像貓爪般尖銳的棘。這種棘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功能,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