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真義

        我欠遊戲很大一份情,尤其是從我12歲認認真真地玩遊戲開始。從遊戲中,我發展了各項能力,包括:領導力、問題解決能力、信心、分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寫作能力、團隊構建能力、戰術戰略制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各種天賦條件允許我獲得的重要知識。我也從遊戲中體驗到了大量的愉悅、成百上千小時的快樂、同朋友真心的交往、值得紀念的情感,等等。在遊戲中,我要面對各類謎題險境,並設法解決,這種經驗的獲得除了遊戲之外別無其他途徑。我說的不止是電腦遊戲,還包括其他各類遊戲:桌面RPG、街機、生存遊戲(真人仿真槍遊戲),這些遊戲年復一年的,總能給我帶來如此多的樂趣,但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女孩子們似乎並不像我這樣熱愛遊戲。當然,我遇到過非常多的女性遊戲玩家,但她們似乎是極少數,屬於整體女性人群中的邊緣人,同時還被認爲是“與衆不同的”。現在我已跨入遊戲業,成爲了一名專業的遊戲人。這一問題使我不得不常常加以考慮:爲何占人口總數一半的女性,對遊戲的感冒程度遠遠不及男性?我發現這是不公平的,但很明顯,她們拒絕遊戲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對此漠不關心,甚至於是厭惡。這一點對我打擊很大,它讓我開始懷疑遊戲本身,無論如何,這都是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我最近在某女性玩家刊物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作者是Vangie Beal。“Aurora”(她在遊戲業內的稱呼)對爲何女性大體上同遊戲絕緣做出了一番解釋,該文在女性玩家圈中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我爲此訪問了各類女性遊戲站點。對於爭論各方的主要論題,Aurora都做出了解答,這些解答指出了性別的社會性、文化性、生理特點甚至是化學組成均不同,而這便是問題的答案所在。簡而言之,動機(reason)VS行動(action),男人傾向于行動,而女人傾向于動機,大多數遊戲都是動作遊戲(action game),所以更多的男人玩遊戲。
  另一些爭論的焦點問題,Aurora重復回答道:性別歧視!女性遊戲開發者的缺乏、遊戲中千篇一律的女性形象、各類在線交流環境中的男性至上主義,等等等等。女性被隔絕在遊戲之外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是一項:男人支配了遊戲業!但,我認爲這些只是女性對遊戲不感興趣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她的文章使我獲得了一些靈感,促使我動手寫下本文,本文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那篇文章的。

                                                 遊戲的生物學基礎
  
        很不幸,在當今的政治風氣中,凡事都要被歸結到“朋友或敵人”列表內,這迫使人們在闡述自己的觀點前,先表明自己的敵我立場,同樣的,在關於性別和遊戲的討論中,這一點也不能倖免——是支援女性反對男性,還是反之。我非常真心的希望本文能避免走到任何一個極端,但爲了做到這一點,您將不得不忍受我關於遊戲的生物學基礎的冗長討論,如果您跳過這一段,將無法繼續接下來的論題。我將試圖從根本上對男性及女性在遊戲選擇上的不同加以解釋,首先我要闡述的是關於遊戲的生物學根源,或者說人們玩遊戲的生物學動機。如果我能使你確信是大自然造就了遊戲,那我就可能使你明白到底是什麽決定了性別在遊戲選擇上的差異。
  在我進入遊戲業成爲一名專業製作人之前,我在一家諮詢公司擔任遊戲設計的工作,這兒的“遊戲”是指類比仿真訓練。我們設計各式各樣的類比仿真遊戲,用以教授管理課程。例如,我們的某份合同是幫助波音公司設計一款航線管理遊戲,該遊戲主要爲了訓練經管人員掌握新航線的運作。爲客戶設計遊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麽這類類比遊戲比傳統課堂授課更有效?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開始接觸到事情的本質,並慢慢意識到“遊戲”其實並不只是人類才具有的能力。
  我注意到,動物也玩遊戲。如果你家有貓或狗,你就會明白我想說的。動物看起來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也能從遊戲中獲得快樂,如果他們想和你玩遊戲,就會很明確的“邀請”你。當狗狗把它最喜歡的玩具叼到你的筆記本上,這就是它的表達方式。貓的方式是在地上打滾,並向你舉起它的前爪。其實不光是我們馴養的動物,那些在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也照樣會玩耍。如果你對此稍有深入觀察,你就會發現,玩耍似乎只是哺乳動物的專利,爬行動物(例如蜥蜴)和鳥類看上去從不互相追逐嬉戲(鳥類在繁殖階段也會互相追逐,但這種行爲有一個明確的生殖目的),這兩種動物的行爲總是有明確的目的,不會爲了玩耍而玩耍。如果只是哺乳動物像我們人類一樣需要玩耍,那這意味著什麽呢?大自然決不會無緣無故做任何事,“玩耍”必定會帶來某種生存優勢,否則這種耗費體力的活動就不會得到進化發展。
  當我們仔細觀察各種動物的玩耍活動,我們會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小狗的遊戲包括“追我/追你”、“摔跤”和“互相爭搶”,每種小狗的遊戲都反映了它們的祖先在野外需要面對的生存競賽。以今日在野外的狗——“狼”爲例,“追我/追你”反映了獵物的捕食階段,跑得快的將得到生存資料;“摔跤”是指如何將追到手的獵物撲到在地;“互相爭搶”不光指從別人口中搶奪食物,還指雙方合力將食物撕碎,畢竟小塊的肉才方便吞咽。有理由相信,在幼年階段的遊戲中學到更多狩獵技能的狗,成年之後生存的幾率也會更高。接下來考察一下小貓的遊戲,它們最喜歡的遊戲是“抓絨線球”,這種遊戲反映的是對體形較小、移動速度快、毛絨絨的物件的追捕,顯而易見,這種物件指的就是小型齧齒動物。它抓起絨線球扔向遠處,然後立刻撲上去,在它眼中絨線球已經成了老鼠的模型,因此這種遊戲也是狩獵類比的一種。貓不喜歡玩狗的某些遊戲,比如“互相爭搶”,這是因爲貓的獵物通常較小,不需要多方合力追捕,也不需要同伴幫忙撕碎。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動物的遊戲都是爲了幫助自身發展生存技能,以應對成年後的環境。只有哺乳動物才玩遊戲是因爲:只有哺乳動物的大腦足夠發達到可以“想象”虛擬的獵物,並將某種物體或同類想象爲獵物。此外,只有哺乳動物的大腦才能從這類遊戲中學會技能,大腦學習的秘密蘊藏在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動眼)睡眠中。所謂REM睡眠是指:哺乳動物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而在夢中有一個階段眼球快速活動並伴隨著激烈的夢境,甚至同時還有不經意的肢體動作。有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該研究指出,在動物處於REM睡眠狀態時,它的腦電波狀態極端吻合於該動物處於主要生存活動時的腦電波狀態。例如,對老鼠而言,指搜尋食物時;對兔子而言,指戒備捕食者時;對貓而言,指獵食小動物時。這種對動物主要生存行爲同其REM睡眠聯繫的研究表明了,動物的REM睡眠似乎是某種學習的機制,就像足球教練研究賽事錄影一樣,是對白天活動的某種總結提煉。
  但這對遊戲本身又意味著什麽呢?我們知道了REM睡眠是對活動過程的回顧,而玩遊戲是一種類比訓練機制,因此這便是哺乳動物如何訓練自己的方式,它們在互相的嬉鬧中瞭解自己的實力,它們類比訓練如何處置以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境遇,這些都是那麽的有趣,它們從中體會到了快樂,就像我們人類一樣。
  人類就像我們的寵物那樣,也具有玩遊戲的本能。我們從孩童時代起便開始了遊戲,我們對遊戲的熱愛從不會斷絕。人類的遊戲包括“捉迷藏”、“過家家”、 “考記憶”。你能夠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化環境中找到類似的遊戲。當我們近距離觀察這些遊戲,你會意識到某種形式的“生存訓練”正隱藏在其中。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玩過家家時候的情形,那時我才五歲,有幾個女孩把我叫過去參加她們的遊戲,我對這種遊戲的規則毫不知情,但我的本能似乎即刻就讓我明白了。女孩子們沒花什麽力氣就讓我知道該怎麽做,我在遊戲中的角色是“爸爸”,她們遞給我一個玩具娃娃,說這是寶寶。遊戲繼續進行,一個女孩和我一起參加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她可能扮演的是媽媽的角色吧,我甚至自然而然的就瞭解了各項要做的事情。“裝扮”遊戲可能是人類孩童的本能學習方式,用以應對成年後的社會角色。而捉迷藏則蘊含著另一種意義。這是狩獵的類比,孩子們輪番成爲獵物和獵人。這些技能對史前的人類來說,必定是極爲重要的。我們現在的遊戲可能更爲複雜,但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如果我們都能接受這一事實:玩遊戲是大自然迫使我們進化出的本能,用以幫助我們生存,那麽我們便能進行下一步更細節化的討論:男人和女人的遊戲傾向有何不同,在此我大膽假設,性別在遊戲選擇上的差異主要是基於本能的原因。女孩和男孩從孩童時期開始就傾向於玩不同的遊戲,女孩玩過家家,男孩玩捉迷藏,這個例子看上去非常老套,但我想沒人能在這一點上加以反駁。
                                                                    
檔案區相關檔案
猛鬼酒店檔案
紐約沃爾科特酒店的小孩嬉和奇怪收音機聲
2012年7月29日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導,夜半聽到酒店餐廳傳來收音機聲、看到兩名小童在大堂梯級玩耍……不要害怕,反正他們不是「真」的──當職員走近餐廳,收音...
前世記憶個案
美男孩前世是被炸死軍人
2014年11月13日美國《赫芬顿郵報》及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維珍尼亞州的維珍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一名男童,忽然說自己死於一場大火,又...
UFO之謎
黑客聲稱美國有專人去掉相片中的UFO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