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閒話一則]古代婚姻制度之我見

        近日深感男人們的包養「二奶」,突然想起古時的婚姻制度。找了一些資料,大家可以一起做一些探討。
        現在很多人都說,中國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這話錯了,如果你當真生在古代而說這句話,一定會被人目為不守禮法之徒。中國古代,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夠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說,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
氏族社會時期,國中有「媵制」,這是一種氏族首領才有資格實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兒出嫁時,岳家必須以同姓侄女輩陪嫁。再往後,便正式出現了「妾」。妾在家庭中,雖然承擔著生兒育女的義務,卻享受不了「妻」的待遇。為什麼呢?最初的原因很簡單——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於妾。妾一般都來自卑賤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戰敗方奉獻的禮品。因此,妻為「娶」,而妾為「納」,娶妻時送到岳家的財物被稱為「聘禮」,而納妾時給予的財物,則被稱為「買妾之資」。
       《谷梁傳》:「毋為妾,為妻」。就是說,妾沒有資格扶正為妻,有妾無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鑽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滿室,也是無妻的鰥夫,要另尋良家聘娶嫡妻。妾的身份,至此已經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鐵律。《唐律疏議》明確規定:「妾乃賤流」、「妾通買賣」、「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 假如將妾升為妻,就是觸犯了刑律,一但事發,是要兩口子一齊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樣得離異。這樣的法律之下,做姬妾的女人便已經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匯苑》:「妾,接也,言得接見君子而不得伉儷也。」原來,妾不過是男女交接之用,她們只能與丈夫親暱,卻沒有資格稱夫妻。
       《禮記》:「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同樣是與丈夫共枕、為丈夫生育兒女,妾的身份卻只不過是買來的物品。
      《禮記》:「奔者為妾,父母國人皆賤之」、「良賤不婚」。那就是說,假如小兒女們自由戀愛受阻,相約私奔的話,則女方沒有資格為妻,雙方家族都只認為她不過是一個妾而已。再換一個角度:姬妾制度,大前提就是男尊女卑。為什麼同是私奔,女子便為妾,男子便安然無恙?這是個什麼道理?——此外,在這種情形下成為男子嫡妻的女人,又能有多少幸福可言?
         此外,在禮法中,妾的數量是有嚴格規定的。
        《禮記》規定:「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周禮》:「王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皇帝乃是天子,他的姬妾數目最多,天子以下,妾的數目便在禮法上銳減:大夫只能納兩妾,士族只能納一妾。普通富民則要到嫡妻年過五十無子的時候才能納一妾。而且,所有的妾都不可以陪丈夫整夜,丈夫入睡後,她便必須離開。這個規矩對帝王的妾也一樣管用。不過,規矩歸規矩,肯照辦的沒有幾個。姬妾制度,原本就是擁有財富特權男子的享樂方式,他們又豈能讓規矩約束手腳?於是,在「妾」之外,更有「姬」、「婢」、「伎」等等名目。「姬婢伎」,她們事實上就是妾,但是由於沒有法律地位,她們的遭遇連妾都不如。
        由於法律以及社會觀念影響,大多數男子也並不把自己的「姬妾婢伎」當一回事。——與現代人的平等觀念恰恰相反,假如他們表現得把姬妾平等相待的話,反而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認為他自甘墮落、沒品沒行。
        唐朝喬知之愛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由於她身份低賤,身為官員的喬知之不能娶她為妻,便甘願不婚。結果窈娘被武延嗣強奪,帶著喬知之的情詩投井自盡。武延嗣遷怒於喬知之,竟將他誣陷入獄,家破人亡。 ——假若不是環境不允許,假如喬知之能夠娶窈娘為妻的話,也許事情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在當時的人看來,奪妻與奪妾是兩個概念,時人在指責武延嗣之外,更覺得喬知之竟為婢妾破家毫無意義。
        所謂的「寧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其實也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說這句話的女子,並不是當真甘於做妾的,不相信你問問她,如果「庸人妻」可做,她還想當「英雄妾」否?
       《詩經》有歌云:「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年輕的女孩子們滿心傷悲,因為她們害怕自己被選中做女公子的媵嫁,她們不願意做妾,只希望好好地嫁為人妻。
唐朝的寧王李憲,在他的王府附近,有戶賣餅人家,餅師的妻子遠較王府中的姬妾美麗,於是寧王將她納入府中(其實就是搶)。餅師妻在王府極受寵愛,錦衣玉食,生活奢侈。一年後,寧王偶然問她還記不記得做餅師傅?王爺積威之下,她雖然口不敢言,卻眼有淚光。座中貴客都很是感歎,紛紛賦詩。於是寧王不得不將她送回家中,重新恢復正常的人妻身份。
         以寧王之尊,餅師妻都不願為其姬妾,甘願與貧寒的餅師在一起。為什麼?除了舊情難忘,姬妾卑賤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當真可以選擇,世上為姬妾的女人都願意為妻,而為妻的女人,也都不願意丈夫納妾。可惜的是,在那個年代,在那種法律制度下,她們都無法選擇。
        更多的男子,都把姬妾視作取樂之具、任打任罵。南宋時的名將楊政,殺妾更是家常便飯:「姬妾數十人,皆有樂藝,但小不稱意,必杖殺之,而剝其皮,自首至足,釘於壁上,直俟乾硬,方舉而擲諸水。」嚇得幕僚口不能言。
        本應相親相愛的丈夫尚且如此待妾,嫡妻當然就更不用客氣。這方面的例子不用舉啦,翻開史書,簡直滿坑滿谷。
        莫說尋常人家,就是皇宮,也不遑多讓。漢獻帝生母王美人,乃是五官中郎將的孫女,本是貴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認奴認婢。她為丈夫漢靈帝生下了兒子劉協,惹得皇后妒火中燒,連產床都還沒有來得下,就被一杯毒藥葬送了性命。靈帝做為丈夫,並沒有把王美人當一回事,她不過是姬妾而已,所以何皇后有驚無險地過了關。而獻帝后來雖然成為皇帝,也不曾當真為母親報仇雪恨:何皇后是他的嫡母,就算死了,劉協也不能怎麼著她。王美人(其實她死的時候,只不過是個孩子)就此死得無聲無息。
        姬妾雖然遭遇悲慘,但是一但讓她們脫離自己的階層,她們的狠毒卻不遜於從前的髮妻原配。
        想當初趙飛燕初入皇宮時,面對做姬妾的命運,竟閉目泣下,惹得皇帝對她無比愛憐。恐怕這時候打死漢成帝,他也不會相信,這個嬌柔無骨只會眼淚汪汪的小女子,會是一個可怖的殺手。他怎麼看怎麼覺得趙氏姐妹可憐,想方設法要讓她們過上好日子,不讓她們被不懷好意的許皇后欺負。於是許皇后遭了殃,很快就被廢為庶人,趙飛燕成了皇后、趙合德成了昭儀。成了皇后昭儀的趙氏姐妹,立即忘了自己當年的辛酸(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她們把當年的辛酸記得太清楚了)。於是,西漢皇宮成了這對美女蛇吃人的洞窟,從前的許皇后班婕妤都被廢黜,許皇后最終被灌下毒藥而死。——而其它的可憐姬妾呢?對不起,趙氏姐妹以己之心度她們之腹,唯恐她們也想學自己來奪嫡,於是一個個地把她們連母帶子一起殺光。
        這是一種很無奈的輪迴:姬妾制度由男子制定,用來欺凌女人,可是最深重的災難,卻是在這制度下由女人們互相施加的。男人假如愛女人,就不應該讓她做姬妾。那不是愛,更不是什麼「無後為大」,——因為在姬妾制度下,姬妾所生的兒女們,都從小生活在壓抑和痛苦中。製造出這樣兒女的父親,有父愛嗎?
        只有男人的佔有、只有男人的自私。這才是姬妾制度的根本。
        在這種制度下,女人與女人之間的生死戰爭,都是無奈之舉,真正沒有人性、真正要被痛斥的,既不是嫡妻,更不是姬妾,而是樂於其中、自命風流快活的男人們!
        然而男人們制定的姬妾制度,發展到後來也成了男人自己的緊箍咒。那就是:迫於嫡庶、卑賤之分,他們只能眼看著所愛的女人遭殃而無能為力——假如他們還能夠有愛的話。
        劉邦後期最愛的女人肯定是戚懿無疑,然而她只是他的女人,呂雉卻是他的嫡妻,更是他的工作夥伴。在宗法與現實需要情況下,劉邦選擇了放棄戚懿。當他決定不再幫助戚懿奪嫡的時候,其實他早已預知了寵妾幼子將會死於非命(當然,假如他能夠全部預知呂雉日後「危及宗稷」的作為,也許他會做另一種選擇——但那不是為戚懿,而是為了劉氏天下)。於是他也只能為戚懿唱唱楚歌了。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宗法制度、姬妾制度,不光是不把女人當人,其實也沒有把男人當人。它只是為維護特權階級、為維護家族利益而設置的。在這種制度下,男人沒有權力選擇自己的伴侶,納妾與否,也全視延續家族政權子嗣的需要。大家都一起成了生育機器了也。
        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姬妾制度,如果還有人想要三妻四妾,不怕惹來夫妻間分崩離析、兒女間手足相殘的悲劇;若是還有女人願意以姬妾自居,或者表演嫡妻所謂「賢而無妒」的節目,硬把自己劃拉到做男人腳底泥的檔次,那就只好讓她們自求多福了。
檔案區相關檔案
靈異新聞
中國驚現UFO?多省市民港人目睹 疑軍方...
本港西北上空前晚驚現不明飛行物,民眾拍下照片並致電天文台。同時,內地多個省市民眾也目睹這發光體。昨日內地媒體一度以「中國疑進行第三次反衞星試驗」報道事件,引全國...
鄭和下西洋
《天下全輿總圖》証明鄭和發現美洲?
2006年03月27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英國《獨立報》報道,一張聲稱是中國人於1763年畫古地圖,的並且聲稱是複製自1418年的地圖上,畫著美洲,企圖證明鄭...
陰謀揭秘
斯諾登再爆NSA機密美策劃網戰 自動反擊...
2014年08月14日美聯社報導,美國「叛諜」斯諾登(Edward Snowden)再揭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機密,指國安局秘密籌備網絡戰事程式,一旦有人向美...
水怪檔案
英漢攝得尼斯湖水怪 15米長黑影時速10...
位於蘇格蘭的尼斯湖( Loch Ness),流傳一個1,400年的古老傳說,在深不可測的湖底,棲息一條怪物──尼斯湖水怪。有人形容,尼斯湖水怪頭很小,但頸又長又...
討論區相關主題
中國會係幾多年後成為第一強國呢!!!
[認真討論]獨立和統一的差別性.兩岸現況好比俄羅斯跟車臣...
美日將台海列為戰略目標!戰仕一觸即發?大家有何看法?
[轉貼] 另一個不快的見工經歷.

[閒話一則]古代婚姻制度之我見

首次發post,不知道這文章需不需要加上個人意見和討論方向,但不想在上面加上,破壞文章的完整性,於是,我便在這裡加上。
        個人意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夫多妻是很不道德很殘酷的,其造成的嚴重後果如上文所述外,還有,男女的比例大致是1:1左右,而一夫多妻,使到少數男人佔有多個女人,而另外一些男人就可能沒法娶妻。平凡人世便曠男怨女,杜鵑泣血。
       現代社會中,早以廢除一夫多妻制,但是,不少男人的劣根性又發作了。用錢財佔有多個女人。這是不是一種社會道德的倒退呢!而那些甘願做「妾」的女人,是不是連古人也不如!

[閒話一則]古代婚姻制度之我見

男人就是不值得信仕 '
男人多妻是不公平 '
幸好世界上有些地方是女人當權 '

[閒話一則]古代婚姻制度之我見

下面引用由agneslee2005/02/03 10:12pm 發表的內容:
男人就是不值得信仕 '
男人多妻是不公平 '
幸好世界上有些地方是女人當權 '
如果你說到公平問題,我個人覺得公平不公平不應該是誰當權來決定。如果女人當權了,使到女人與男人的地位反轉,女人高高在上,我覺得這也不是公平。
      真正的公平應該是地位上的完全平等。而不是誰當權了。

[閒話一則]古代婚姻制度之我見

其實這根本已經不是「公平」的問題了,
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
都是人類社會進化途中的產物。
我們不斷地捉住這一點,
攻擊中國文化的話,
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我們無需執著於過去的男女關係
也不必為今人對過去的評價而辯護
重要的是現在我們的社會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
出現了甚麼問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