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有沒有孔明八陣圖的記載??
呀孔明咁勁抽.. 怎會沒有記錄的??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陣」是古代兩軍交戰時,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有作戰用的「陣」,也有屯駐時用的「陣」。「陣」必須依照敵情、地形、天候的變化來設計,也是一般兵書中所稱的「陣法」。「圖」是規劃的意思,陣圖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基本部署陣形,「八陣圖」是陣形的一種,顧名思義,乃八種陣形組成的綜合陣法。
        漢代名儒鄭玄在其書中記載,孫武有八陣之設計。孫臏新出土的兵法中,也有「八陣」、「十陣」的篇目,並記載道:「知八陣之機,才是王者之將。」
        依照現有資料記載,傳說中孫子所謂的八陣,分別是,「方、圓、杜、牝、衡 、罘置、輪、雁、行。」似乎是八種不同型態的陣形,有些可能在作戰時用,有些可能是駐屯或防守用的。
        日本戰國時代,以「風林火山」軍旗馳名的甲州戰神武田信玄,對我國的《孫子兵法》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經常使用的陣式也有八種,分別是:「魚鱗、鶴翼、雁行、彎月、金逢矢、衡軛、長蛇、方圓。」似乎比孫子的八陣圖更為具體,應是由孫武八陣圖中轉化而來的。由此可見,八陣圖應屬進攻及防禦時經常使用的八種佈局方法。
        西晉李興再註解諸葛亮的八陣圖時指出:「推子八陣,不在孫吳」也就是說諸葛亮八陣圖的設計,有不少是他獨創的,而不受限於孫武和吳起所設計的八陣。
        諸葛亮自己也表示:「八陣既成,自今行師,應不復敗矣!」可見,八陣圖的確是諸葛亮相當得意的創作,依其長於巧思的科學頭腦,所設計出的獨特行軍、作戰或宿營陣形。
        「八陣圖」的目的,應是在提高進攻和防禦能力,由於設計上相當實用,對後代影響也很大。司馬昭在平滅蜀漢以後,便命令陳勰學習諸葛亮「陣圖、用兵倚伏之法」,並表示可用「武侯遺法教五營士」。北魏時代的習雍上書北魏文帝,表示:「宜採諸葛八陣之法,為平地御寇之方。唐太宗時,著名的兵法家李靖,更根據諸葛亮八陣之法,創造了六花陣法的佈陣方式。
        那麼是否真有陸遜所碰到的石頭八陣圖呢?這又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八陣圖的石頭陣的確存在,只是絕非《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奇門遁甲術。這種石頭佈成的八陣圖,其實是諸葛亮用來操練兵事的沙盤推演基地而已。
        依據記載,最有名的石陣,是《太平寰宇記》中的八陣圖遺跡,這些石頭陣位於四川省奉節縣、瞿塘峽入口處的長江河原上。
        周圍有四百八十丈,由石頭堆疊而成,各高五尺,幅員十圍,佈如棋盤,...............夏天沒入水中,冬天水退,才可見得到...........依據研究,此八陣圖分為洞當、中黃、龍騰、鳥飛、虎翼、折衝、連衡、握機...........等八陣...........。
        除了這個以外,八陣圖石陣的遺跡,還有兩個地方,一處在陜西省勉縣南端、諸葛亮墳墓的附近,一處是在四川省新郡縣的年彌鎮。
        杜牧在《孫子集註》中寫道:
        諸葛武侯以石縱衡八行為方陣,奇正之出,皆出於此。
        據資料顯示,諸葛亮的八陣圖,由變化上而言,以天、地、風、雲、飛龍、翔鳥、虎翼、蛇蟠為基本陣形,其中大陣包小陣, 大營包小營。由奉節的遺跡中,可以發現其中有六十四陣,是一種方陣法的沙盤演練營地。
        新郡附近的石陣則為一百二十八陣的當頭陣法,這大概都屬於攻擊或野戰時所採用的陣勢。
        傳說成都附近的規模最大,是一種二百五十六種的下營陣法,屬於長期駐紮使用的佈陣方式,在使各營的運作功能完全發揮,不但動員機動力最大,防禦能力也最強。史傳上記載:「諸葛亮所到之處,其營壘、井灶、圊圂〈廁所〉,藩籬、障塞,皆有一定規格和位置,一點也不馬虎。」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營區,司馬懿在蜀漢退兵之後,詳細審視營區所有的部署和工事後,不禁感嘆道:「真天下奇才也!」
        相信這就是諸葛亮所創八陣圖中的一種。
資料來源:http://home.pchome.com.tw/life/hao321/Data.htm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管理員按:無意義回覆。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管理員按:無意義回覆。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唔講真係唔知...
如果有埋解釋陣法,真係perfect!
thankyou

有孔明.. 的資料嗎?? 如八陣圖


太平預覽中,諸葛亮曾「作匕首五百枚給騎兵使用」「做五折剛鎧、十折矛」
魏晉南北朝史稿論一書表示:剛鎧、十折矛都是諸葛亮所發明,在根據其他描寫南北朝的史書,諸葛亮另有發明筒袖鎧、鐵帽。
這套裝備一直流傳到南朝宋,有人因作戰有功,被賜與筒袖鎧。殷孝祖因戰功得筒袖鎧、鐵帽,打仗時,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宋朝王應麟:「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雄;矢,謂之飛槍通呼為摧山弩,即諸葛亮所作元戎也」
八陣圖中有鋸齒陣法:利用地形作掩護,將部隊犬牙交錯,呈鋸齒狀,使敵人多面受敵,進退失據,我方在用長兵器或弩箭射之,即可大勝。
傳聞張郃就是死於這種陣法。
西晉的馬隆曾用八陣法奪取涼州,北魏的刁雍主張採用八陣法抵禦北方的柔然族,
唐朝的李靖還根據八陣法創造了六花陣法。
有人說流馬是一種空中纜車,根據南中的一種度過懸崖、峽谷的交通工具改成軍用運輸工具。
魏延率先南歸,燒掉棧道,楊儀帶領大軍及錙重、糧草,仍能追趕在後,固有此說。
也因為繩索不易持久、用來運輸對面需有軍隊守護等因素,只有木牛成為雞公車,保存下來。
陣法
(有時稱"陣形"),通常用來描術古代軍隊於行動或作戰時的佈署方式,在冷兵器時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戰國時期《孫臏兵法》就提到「八陣」與「十陣」。其中又以八陣最為著名,為歷代重要陣法。歷史上另外還有用以射擊的「雲陣」,圍敵的「贏渭陣」,奇襲的「闔燧陣」,備受推崇的諸葛亮改進過的「八陣圖」以及「六花陣」等等,種類不下二十種。

八陣
八陣為歷代重要著名陣法。不過八陣卻有下列多種解釋:

八種陣形變化,亦即八種戰鬥隊形。將領依不同的軍種特性、地形、敵方人數,隨機應變,將軍隊佈置成各種不同的陣形。「八陣為:方陣、圓陣、牝陣、牡陣、衝陣、輪陣、浮沮陣、鴈行陣」南朝.梁.蕭統《文選.卷四十一》李善注引《雜兵書》
九軍八陣法。以井字形將軍隊分為九分,外八內一,主帥居中。八,代表八個方位,或八個陣地。「風後握機制勝,作為陣圖。故八其陣,所以定位」唐朝.獨孤及《風後八陣圖記》
"陣"可為軍隊編制裡的一個單位,分別為伍、隊、陣、部、將、軍,而八陣為一部。「八隊為一陣…八陣為一部…八部為一將,有二萬八千一百六十人…八陣齊可變也,終於六十四卦也。八將為一軍」明.龍正《八陣圖合變說》

九軍八陣法
九軍八陣法,或稱握奇八陣。根據《握奇經》:「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傳說中八陣最早是由黃帝時代的將領風後所創,並記載在風後所著的《握奇經》裡。但根據清朝學者考證,此經並非風後所著,最早應出現於唐朝 [1]。

歷史上真正最早出現八陣一詞的古籍,應屬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用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後,皆待令而動。」但此處僅提八陣之名,未提八陣內容為何。根據唐朝.常州刺史獨孤及所著的《風後八陣圖記》,此八陣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八種。但此八陣並非真的是八種陣形,八是八個方向,八陣是指八個陣地上的部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陳何義也?"靖曰:"傳之者誤也。古人秘藏此法,故詭設八名爾。八陳本一也,分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號;風、雲者,本乎幡名; 龍、虎、鳥、蛇者,本乎隊伍之別。後世誤傳,詭設物象,何止八而已乎?"」根據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九.制度類.八陳》,八陣又有下列說法:洞當、中黃、龍騰、鳥飛、折衝、虎翼、握機、連衡等八陣。

依宋朝《武經總要》中的推演,九軍八陣法的主要結構是由九個小陣組成一個大陣,即八陣包一陣,如一個井字形,其中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之陣稱為正陣,和中陣合成十字型,為全陣骨幹,通常為依附營壘或戰車、圍柵,由大量弓弩兵構成的防衛式陣式。其他四角之四個小陣,稱為奇陣,可轉換及運動,通常為持各種長短兵器,由重裝步兵構成的攻擊式陣式,大陣後又各有數列輕步兵及騎兵,擔任機動部隊,主陣前行時則於前方擔任警戒。大將於中央主陣以旗幟金鼓等信號指揮周圍八個小陣,隨機應敵,變化正奇,稱為握奇,故又叫握奇八陣。

三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曾經在古八陣的基礎上推演出所謂的「八陣圖」,並有留下部分內容及三處石陣遺蹟。另依《晉書.帝紀第一》記載,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曾觀看蜀軍遺留下的營壘,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材也」,亦是在讚美其營壘佈陣的高明與巧思。晉文帝並令其近侍陳勰學習諸葛亮的「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

《晉書.馬隆傳》記載,晉將馬隆曾依《八陣圖》作偏廂車,僅以三千五百人進攻在涼州作亂的羌人,地面寬廣時設置鹿角車營,路狹時則將木屋直接放置於車上,敵人來襲時就以弓矢八方射之,馬隆以此孤軍深入羌地,一邊作戰一邊前進,轉戰千里,殺傷數以萬計的羌兵,最後平定羌亂。由此可以想見八陣圖的威力。

這種陣式源於漢代對抗匈奴的營壘法,在行軍時把包覆蒙皮、設置鹿角及拒馬的戰車連結起來作為防衛工事,在停止行軍駐紮防衛時,則以壘石、木柵為防衛工事。即所謂的「行為陣,立為營」,是一種相當完備的佈陣行軍之法。其軍事意義頗類似西方的希臘長槍方陣、羅馬龜甲陣等,是一種先鞏固防禦,後伺機攻擊的步兵集團陣形。諸葛亮及宋人會發展此種防衛陣形,主要是由於他們都是從南方對抗北方,但是南方少騎兵,為了對抗北方優勢的騎兵戰力,因此制定這種偏重防禦的步兵陣法[2]。

六花陣
據《宋史》記載,唐朝李靖由其舅父韓擒虎傳授九軍八陣法,但因久經戰亂,武將通曉此陣法者頗多,於是將八陣改為六花陣,以迷惑敵人。八陣原為八包一的方陣,而六花陣則為六包一的圓陣。

五陣
五陣也有兩種解釋:

五種陣形。
《新唐書.禮樂志》提到講武時用五陣,其方式是讓士兵分為東西兩軍,各依直陣、銳陣、曲陣、圓陣、方陣的順序變陣。
《周書》:「春為牝陣,弓為前行;夏為方陣,戟為前行;季夏為圓陣,矛為前行;秋為牡陣,劍為前行;冬為伏陣,楯為前行。是為五陣。」
前、後、左、右,加上中間五個方位為五陣。見《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十陣
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十陣第十六》:「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椎形陣,有雁形陣,有鈎形陣,有玄"疑"[3]陣,有火陣,有水陣。方陣者,所以剸也。圓陣者,所以榑也。疏陣者,所以」吠」[4]也。數陣者,為不可掇。錐行之陣者,所以決絕也。雁行之陣者,所以接射也。鉤行之陣者,所以變質易慮也。玄疑之陣者,所以疑眾難故也。火陣者,所以拔也。水陣者,所以倀固也。方陣之法:必薄中厚方……。圓陣之法……。疏陣之法……。」[5]

「孫臏八陣」:指的是十陣篇裡提到的前八種陣形。因為十陣裡最後兩種"火陣"跟"水陣"實際上並非陣形,只能算是一種作戰方式。

十陣還有其他陣名:

明代的演義小說《封神演義》第六十八回的十陣記載如下:
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三山月兒陣、四門斗底陣、五虎巴山陣
六甲迷魂陣、七縱七擒陣、八卦陰陽子母陣、九宮八卦陣、十代明王陣
講述唐朝人物的《薛家將》,其十陣則為:
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
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
這兩種十陣有可能只是小說作者自己的想像創作。

其他陣法
卻月陣:「遊兵二十四陣,在六十四之後,名曰卻月陣。開闔作止,間隊與八陣皆同」明•龍正《八陣圖合變說》
韓信背水陣:
日本武田信玄陣法:魚鱗陣、鶴翼陣、雁行陣、彎月陣、鋒矢陣、衡軛陣、長蛇陣、方圓陣
西方:希臘方陣、羅馬方陣、馬其頓方陣
返回列表